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公文范文工作报告考察报告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02-11 19:49:36  浏览次数:250次  栏目:考察报告
标签:考察报告格式,学习考察报告,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http://www.dxs89.com

  黟县在20XX“五一”前夕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特征推出三种类型的乡村游产品:一是古黟乡村骑车游,借助“国际山地车节”在黟举办的影响力,以西递、宏村两处景点为中心,周边旅游乡村景点为支撑,设计乡村骑车游主线路,制定有趣的、可操作性强的比赛规则和奖励办法,通过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积极性,使更多的游客在骑车过程中充分享受古黟文化风韵,享受野外运动的刺激与休闲;二是古黟乡村度假游,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宏村镇木坑村、岭下株村和西递镇鸳鸯谷为依托,开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三是古黟徽韵乡村游,以住百年徽州民居,尝徽州风味小吃,观小桥流水人家,品徽州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韵味为主线,整合推出既有生态、绿色、健康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又有人文、民俗、寻古特色的乡村游产品,让游客贴进百姓生活、体验乡村旅游,从而在黄金周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保护

  1、优先保护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客源对环境承受力是一个挑战,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当地政府必须重视的内容。乡村旅游开发中,当地政府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合理规制,为乡村旅游提供一个公平、有序和健康的市场环境,有效防止了旅游开发中为获取经济效益而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或其他损害乡村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发生。

  婺源县在全国率先建立191个自然保护小区,规划保护了150万亩旅游生态公益林,名木古树全部挂牌建档保护;城乡建立沼气池5000余座,“双改”率达96%以上;对公路沿线4000多个坟墓进行了搬迁改造;对公路沿线43家矿山企业实行关停或搬迁,并对被破坏山体进行绿化。启动“婺源千村”的调查,对全县辖区内1100多个自然村的建村历史、文化历史、民间风俗进行调查摸底,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如彩虹桥、经义堂、阳春古戏台等景点进行抢修。为进一步彰显地方建筑特色,婺源县制定下发了《公路沿线景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 7900万元对三条旅游精品沿线村庄和旅游景点2900户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对主要公路沿线宣传广告牌进行综合整治。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生态效应,推进了环境资源的保护。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又将二村申报为“国保”单位,纳入到文物法管理范畴。20XX年又将南屏、关麓、屏山捆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预备清单。相继制定了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古村落保护规划,并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施。以宏村为例,为了更好地保护明、清民居建筑群,制定了《宏村古村落保护规划》,明确了宏村古村落的保护性质、保护对象,划分了古建筑的保护层次,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明确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重点:一是以“水─建筑─环境”构成的风水村落形态;二是典型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特色;三是古水系和私家园林布局;四是宏村独特的村落和空间环境景观。县政府成立了保护规划领导组,相关乡镇、村成立了古村落保护组织及民间保护组织,县政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县境内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规章、村规民约,在保护管理具体操作中有章可循,依法保护。为缓解遗产的接待压力,除保护开发好周边的屏山、南屏、关麓古村落外,还在宏村周边开发了塔川、木坑生态观光景区,雉山木雕楼景区,龙池湾农耕园,赛金花故居等。 www.dxs89.com

  2、护旧创新

  护旧创新是在充分尊重乡村历史、民族风俗,充分尊重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游客在物质消费和卫生习惯的要求下,对乡村的作适当的改良。对于城市人而言,乡村是他们精神消费和享受之地,而非生存寄托之所。这里的“旧”是指乡野环境、乡风民俗、乡村生活、乡土特色及农耕文化,在规划中要尽量用本土资源强化意境特色,而淘汰消极印象,避免低水平、庸俗化。

  一是坚持农村聚落的风格统一,错落有致。作为乡村旅游景观一大要素实体的农村聚落因地形地貌特征、当地人生活习惯、人口、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其选址、形态、分布特点、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特点都形成了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风格,能给游客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思溪延村、李坑等地的传统农村聚落还保存的比较完好,当地政府对幸存的农村聚落加强保护、严格控制,防止其原生态风貌的丧失;对新建建筑的体量规格、色彩搭配、建筑风格、材质、方位等做出严格规定,对现有建筑也要提出协调方案,尽量统一风格、色彩,错落有致,形成赏心悦目的聚落整体形象。

  二是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当地工艺,采用生态建筑。在婺源的彩虹桥景区,开发者尽量选择原有或当地生产的木材竹料,使其与当地乡村环境充分融和。并采用生态工程法,尽量维护原有生态或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游步道的设置和建设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路和田埂等。

  三是环境整治。城市游客希望享受到的是“开门大自然,闭门现代化”的生活,对卫生、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通过规划确立准入条件,规定设施和服务要求,保证基本清洁卫生设施的齐全和干净整洁,如厕所、淋浴设备等必需完备,并定点、定期清洗、消毒;要想办法改善农家卫生条件,处理好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并要有防蚊虫、防盗等安全措施;对服务人员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控制;引进较规范的卫生操作程序等。西递的家庭旅馆极具代表性,聚秀园饭店是黄山市农家乐旅游接待示范户,外观是浓郁的地方徽派乡村特色,而卧房等起居生活配置是现代化的。旷古斋是西递一座古韵犹存的徽商古居,一楼是接待和餐饮、二楼是各式客房(有标间和大床间)、三楼是古色古香的酒吧和茶座,整栋楼的布置极具古朴典雅但又不失现代生活的温馨之感。

  四是防止城市化倾向。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会受到削弱,从而使其发展面临挑战。如果乡村地区大兴土木,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就会丧失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在李坑,开发重点是乡村旅游的设施组合和景点优化、不搞实体再建设,我们看到的是原生的乡土建筑、自然的生态景观以及村前清溪潺潺、枝头鸟语花香的“活”的田园风光,乡村的管理者和村民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民旅游致富的宝贵资源。李坑的“山里人客楼”家庭旅馆有着游客与村民共同生活的和谐乡土氛围,在参观访谈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村民的淳朴厚实及其对旅游致富的自信和自豪。

  (四)多元营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游客选择乡村出游目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享受大自然、有益健康、娱乐休闲、体验乡村生活、增长知识。城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越大,其吸引游客的可能性越大。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最忌讳过多的人工痕迹,而要给予游客真正的自然、清新体验。人文环境中,要注意是否与城市环境形成较强的反差,要么古朴、具有亲情味和乡土味,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乡村意象的追寻、对传统文化的真诚留恋;要么新奇、充满“乡土味”,有非常鲜明的、独特的农村物质遗存和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般来自当地或周边的城市居民。从目前的情况看,潜在的旅游者仍在徘徊,一方面由于对乡村旅游了解不多,或虽然了解,但担心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太差或特色不突出,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或由于交通不便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因此,除了在突出主题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等方面做出努力外,打造品牌、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和实施多元化的市场促销等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1、品牌打造

  乡村旅游要形成对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必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统一规划和品牌的营造,强化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与包装,各具特色、各成规模。如婺源的“伟人故里——江湾”、“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徽商第一村——思溪延村”,黟县的“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西递宏村”、“中国明清影视城——神秘南屏”、“神奇的连体古民居——关麓”,歙县的“徽商古埠——渔梁”、“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等都属于具有高品味、有创意的乡村旅游类型,体现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乡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挖掘、乡村环境的真实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以特色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依靠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和创立品牌,从而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歙县在规划“山水画廊新安江”中,突出“生态游”的主题,体现出“徽文化、自然风光、古村落”的品牌效应,两岸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水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期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tag: 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格式,学习考察报告,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