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应该先创设情景,感悟春天。让学生仔细读读课文,观察图画,找一找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先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拓展延伸,展示春天。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特点。最后欣赏反思,深化主题。鼓励孩子发现与创造,使他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愿望,春天来了,你还想到了什么? 从而充分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在学文过程中,了解了、感受了、体验了、交流了“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长期如此循序渐进,学生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形成。
此策略适用于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如第五册中“感悟亲情”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就可以采用此法。
五、课堂练笔策略
课堂练笔策略简单讲就是练笔悟文,时时渗透。以往教材一个单元安排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学生练笔次数少,且容易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离。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往往在有的课后安排小练笔,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时,我们认为通过课堂小练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精神并领会整单元的思想主旨。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依次概括为:整体感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联系单元、逐层升华;练笔悟文小学语文学科论文、体会主旨;熟读课文、加深情感。如在三年级下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的专题,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朋友的关爱,并回报他们的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情感不断加深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小练笔,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验并表达这种感情,最后再回到课文,升华情感。
具体可设计为:
(1) 初步感知整组文本——《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让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
(2)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课文,把握课文最紧张激烈的矛盾处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句,认真赏析,与学生达到心灵共鸣。
(3) 联系单元整组,逐层升华——在一篇课文里,学生能感受的情感是单一的,如果能结合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就能加深体验,并且使其体验逐层递增。
(4) 练笔悟文,体会主旨——通过感悟,正当学生的情感在最高潮时,通过练笔来释放他们的情感,可以结合平时的生活来写,引领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人间真情。 www.dxs89.com
(5) 熟读课文,加深情感——站在课文上,再次回到课文中,用心朗读课文,相信比初读课文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情感体验也将更加深切。
通过课堂小练笔,有目的地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提高了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的学习课文增添了无限精彩。此策略可应用于许多单元的课小学语文学科论文堂教学中,如前面提到的三下第七单元的课文也可毕业论文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一主题进行课堂小练笔,既让学生学到写作表达方式,又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
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3 ]68 。当然,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基于小学语文学科论文多种考虑,因为在现实情况中会有大量的可变因素影响着策略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运用策略,不断总结策略,不断修正策略,以让策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Patricia D Morrell ,Lawrence Flick ,Camille Wainwright. Reform Teaching Strategies Usedby Student Teachers[J ] .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xx ,104(5) :199.
[2 ]韦义平. 教学策略研究的趋势:主体教学策略发展研究[J ]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 (1) :105.
[3 ]徐彦萍. 语文教学策略的尝试[J ]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xx(3) .
学科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 政治学科论文,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