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析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析

07-22 01:00:39  浏览次数:950次  栏目:中等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析,http://www.dxs89.com

  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的形式化结构,二是它的强大惯性。青少年虽然尚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思维最少束缚,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阅历的日益丰富,存在于头脑中的认知框架将逐步模式化、固定化,进而弱化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4)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反差。不可否认,部分青少年是具有创新动机的。他们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但他们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反差。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四、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涉及价值取向、教育改革、物质保障、社会机制以及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只有对症下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现实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因此,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首先要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要从“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要从“对教育平等”的错误理解中摆脱出来,承认差异,发展差异,鼓励竞争,鼓励冒尖,不求全才,允许偏才、奇才、怪才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要从小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家长和教师都要彻底改变“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陈腐观念,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质疑,逢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决定,不依附,不盲从,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和表达欲,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进取、勇敢和独立的人格。第三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www.dxs89.com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在所有的环节中把批判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多样性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2.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个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诸要素的有机整体,绝不能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封闭式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系统科学理论为我们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指导。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需要解决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先导性作用。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化教育改革,最关键的是要把教育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使教育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要求。要以市场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动,调整教育的方针、内容;用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调整、集中、重组现有的教育资源,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新的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依靠市场机制调整教师与其他职业工资及教师内部工资的对比关系,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二是要尽快在全社会建立激励青少年创新的价值导向机制。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激励和约束两方面作用。个人能力的发展方向如果与社会的激励方向一致,则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并受到援助和尊重;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一定要建立鼓励探索、冒险、质疑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包括社会激励、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形成新的价值导向。

  三是要加速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天文馆、图书馆等为主体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多媒体电化教学为标志的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为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有效载体和物质保障。 www.dxs89.com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改造自然,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

  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24页)和创造世界的过程。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4.协作性原则

  所谓协作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只是跟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就是这样一种因素。许多教育界人士曾经反复呼吁,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合作与交往。世界国民教育的主旋律也已经从培养儿童“学会生存”转变成了培养儿童“学会关心”。

  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在19xx年到1972年期间286位获奖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而获奖。相比之下,未获奖的科学家中,只有很少的人与别人进行积极的合作。这个结果显示,与别人一道工作可以增加创造性。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要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学会与别人进行“信息共享”。

  由此看来,人的创造性既是一种个人化的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特征。培养青少年的协作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其次是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五、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应该以大、中、小学生为主进行。青少年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探索和尝试。 www.dxs89.com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

  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消极的被管理对象,也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要把每个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否则,若各个环节管理过死,学生就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此,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例如可以实行学习过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允许大学未毕业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为他们保留一定时间的学籍,激励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脱颖而出等。

  2.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要把大、中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大学里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以强化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并选派教师指导,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应有相关规定给予多方照顾或优待。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

  创造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教育中要注重文、理渗透,我们可以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适当加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育,使文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使课程之间互相渗透,打破明显的课程界限。中、小学校可适当安排一些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大学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以后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够学有所长,以便提高创新的积极性。要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 www.dxs89.com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析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析》相关文章

tag: 中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