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公文范文各种材料学习材料战略决定成败

战略决定成败

01-01 11:46:58  浏览次数:224次  栏目:学习材料
标签:党课学习材料,党员学习材料, 战略决定成败,http://www.dxs89.com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细节能够做到的,而战略却能。

  第一部分:引言细节主义“缓期执行”纠正错误的战略观念

  一提起战略,人们会认为太抽象,太空洞了,企业老板们常常会这样说,战略问题不用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自己最清楚,不用你们来说。

  其实,战略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目标或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基于对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宏观环境和行业动态的透彻理解、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能力的深入了解等等而采取的经营方略,并要随着企业运行环境、行业、竞争对手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那么战略是不是很复杂、很高深莫测的呢?战略有没有简单易行的规律可循呢?本书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21个显而易见的战略问题,这是总结中外无数企业成败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问题,并以大量中外企业成败的案例为证。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如果遵循了这些战略,将事半功倍,人生将会取得辉煌成就,企业将长盛不衰,并能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成功;而如果违背这些战略,纵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可能终其一身碌碌无为,企业则必将走向灭亡。

  战略不是因为复杂而犯错误,战略经常因为不被正确认识和重视而犯错误。

  无论员工还是老板,都必须树立战略至上的观念。

  纠正错误的细节决定成败观念

  《战国策》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魏国大臣李梁对魏王说:“我来的时候,看见一个人驾车往北走,他说要去楚国。”

  “我说:‘楚国在南方,为什么往北走?’他说:‘我的马好。’”

  “我说:‘马虽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多。’”

  “我说:‘路费虽多,但是这仍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车夫本领好。’”

  读到这里,读者一定会“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这个人太愚蠢了,这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吗?

  但这正是“细节决定成败”观点的最好写照,你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也会发笑吗?

  你看这个人,在各个细节上做得多完美!挑选了很好的马匹,带上了很多的路费,又请了一位本领很好的车夫,似乎各个细节都做到位了,唯独方向没有找对,战略错了。方向错了,马匹、路费、车夫这些细节条件愈好,只能离楚国愈远。

  其实,如果方向找准了,楚国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遥远,根本用不着带那么多路费,请这么好的车夫,选那么好的马,大可不必占用那么好的资源,耽误别的要务,完全可以将这些优势资源用于真正需要它的地方。一味在细节上下功失,只能造成人生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一个人首先必须确定是在做正确的事,而后才是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这是战略,而正确地做事,则是将细节做到位。 www.dxs89.com

  美国80%的企业破产,是因为没能正确地做事,是执行力的问题。因为美国企业的制度比较健全,有像董事会等各种机制的制约,因此战略上出大的问题比较少,缺乏的是对正确战略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书广为流行。而中国80%的企业破产,是因为没有做正确的事,是战略的问题。因为中国很多企业,常常是老板说了算,因此容易出战略上的错误。中国企业中最普遍、最严重、最不被认识的错误正是战略错误,战略性错误已经导致了一代中国企业全军覆没,正是需要大声疾呼重视战略、纠正战略错误的时候,可中国的企业家们在书商的推波助澜下照猫画虎、崇洋媚外地学起了《执行》、《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等,并把执行力问题错误地理解为是细节问题,从而又学起了细节,在细节上下功夫,在细节上找原因,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即便是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战略。中国企业是快决策,慢执行,决策时往往拍脑袋,常常缺乏综合考量,执行起来会遇到各种问题,执行起来就慢了,甚至有些根本就执行不下去。西方企业是慢决策,快执行,决策时听取多方面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决策更为科学和合理,避免领导的拍脑袋工程,这样的决策一旦做出,因为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执行起来自然就快了。

  《执行》中所讲的执行其实恰恰是战略层面上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将战略转化为企业运行实践”(杰克•韦尔奇语)的问题,而不是撇开战略只谈细节问题,两位作者也是战略家,而不是什么“细节管理专家”,离开战略,执行一钱不值。

  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但不简单、不平凡不等于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部分:引言细节主义“缓期执行”纠正错误的细节决定成败观念

  柳传志强调执行,执行是很重要的,但战略不对,执行得再好又有什么用?联想现在不正在为自己战略的错误而付出代价吗?

  中国的市场环境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别,将西方流行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照套到中国的企业界或盲目地跟风,其危害和风险是很大的。世界最著名的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不是也在中国屡创败例吗?中国企业为此付出的学费数以亿计,却还对这些“洋师爷”们俯首贴耳,毕恭毕敬,竖起大姆指夸赞有加,而对本土智囊则横挑鼻子竖挑眼,苛刻又苛刻。其实,论智慧,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逊色;论勇猛,中国人曾经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日侵略军;论搞经济,无论是整个国民经济还是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绝不亚于世界任何国家。我们什么时候该眼睛向内正眼看看我们自个儿呢?是时候了。

  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流传甚广,遗毒颇深,该有个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当头棒喝,以正视听,也是时候了。

  纳粹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隆美尔,被西方世界誉为神话。他战无不胜,在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的战斗中,他以伤亡几千人的代价,击溃了数百万法军,仅俘虏就有几十万,进展速度快得连希特勒都犹疑了,连下数道圣旨,命令他停止进攻,结果给英法军队创造了敦克尔克大撤退的机会,为以后的反纳粹战争保存了实力。

  在非洲战场,他更是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无数次以弱胜强打得英军溃不成军,创造了多个战争史上的奇迹,被称为“沙漠之狐”。但隆美尔只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不是一个战略家,他不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尽管他指挥的战斗可以说几乎战无不胜(德军在非洲失败的战斗,都是因他身体不好,回德国治病不在战场),但他的胜仗打得越多,就越陷希特勒于不利。

  当时的主战场在苏联、西欧,应该集中主要的精力在上述战场,非洲只是一个次要战场,但隆美尔身为希特勒一手提拔的爱将,又不断地打胜仗,成了纳粹的一面旗帜,以至希特勒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补给,只要是隆美尔的要求,希特勒都尽量满足,隆美尔的胜仗打得越多,需要补充的兵力和物资就越多,就将希特勒主战场的力量削弱得越多。实际上隆美尔只要维持非洲战场的局面就行了,但他天生的攻击性和卓越的战术天才,引诱他不断地攻击英军。他在战术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在战略上却坑了希特勒,分散了希特勒在主战场的力量。 www.dxs89.com

  虽然,折兵三千,杀敌十万,从战术上看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但杀敌十万对全局的胜利毫无意义,而折兵三千却实实在在地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有生力量,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今天三千明天三千,积少成多,最后导致主战场上寡不敌众,全局失败。

  战术即是细节。战术能力是一个人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全局观和长远观。就像下围棋,你可能在某一局部厮杀能力很强,但当你吃掉对方一块棋后,发现自己还是输了,因为你没有全局观,不懂得可以牺牲局部而在全局获利。

  是否有战略眼光,正是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的标志。做人、做事就要善于从全局、从长远来考虑问题,不能陷于一时一事,这就是战略。

  在人生奋斗上也同样如此,努力奋斗是必要的,但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战略。真正能取得大成功的人,往往是战略的成功。碌碌无为的人不是不努力,他忙碌的是细节、无效的细节,没有在成功的战略上下功失,以致忙碌一生,一生无为。

  一个小孩正在使用他的小望远镜看世界,他对父亲抱怨说:“这东西不好,不用它我还可以看得更清楚,用它却每样东西都变得那样小。”他的父亲笑笑,轻轻地将望远镜筒倒过来,于是那个小孩的视野就被扩展了。原来那小孩把望远镜拿倒了,他从缩小的一头看,难怪无法看到放大的东西。

  如果只重细节,就像是将望远镜拿倒了,你只会看到缩小的世界;只有掌握正确的战略,才能正确地使用望远镜,将你的视野扩大,事业做大。

  中国企业家,别把望远镜拿倒了。

  第一部分:引言细节主义“缓期执行”细节主义缓期执行

  让员工们都埋首于细节,连CEO都去忙执行,让老板一个人来考虑战略,而老板又将战略当作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目标或一句空洞的口号,这样的企业能不倒闭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战略决定成败
《战略决定成败》相关文章

tag: 学习材料,党课学习材料,党员学习材料,各种材料 - 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