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发业务选择: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移动增值业务都可通过群发的形式进行推广。但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随着市场对群发愈加趋于理性化,当我们把群发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对待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业务的选择问题,我们主张:“合适的业务,用合适的途径推广”。在众多移动增值业务中,总有“适合于”与“更适合于”的高下之分,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更适合于”群发的业务。
所谓“更适合于”的解释,用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个原则基本上很好衡量:只有当手机所提供的增值业务服务信息,可能成为用户所希望获取的,同时也是获取信息最便捷或唯一的通道时,用户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响应。套用这个标准衡量,如“天气预报”、“驾驶员违章信息查询”、“公积金查询”、“水、电、气费用查询”等等,这些业务,用户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简易程度要远远甚过其他方式,用户只需要发送相应的指令代码去定制,然后系统按日、周的频率对用户下行各类信息,便于用户及时准确的了解即可。而目前比较流行的社区类交友聊天业务、新闻、股票查询等业务,则用户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台、电视台、报纸等等形式免费获取,这种情况下,通过移动增值业务,享受聊天、新闻、股票查询等服务的适用人群就显得非常有限,而且用户往往会随着免费替代信息渠道的出现而取消原有的增值服务。从对群发资源的利用来看,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因此,对于群发业务的选择,我们的建议是:只有当某项业务,手机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是用户获取信息最便捷或唯一的通道,或者,该业务的推出,符合了手机自身特性,具有唯一性(如彩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提高群发后用户的回复率,所推广的业务也才有可能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
2、群发词写作:群发词就是给用户看的,我们所要宣传的内容。群发词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响应率,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的好坏并不决定一切,相反群发词的好坏则决定了产品推广的初期命运,决定了用户是否会在第一时间使用产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群发词写作的好坏,是群发宣传成败的关键。
群发词的写作,通常包括:引导语、业务说明、资费、咨询电话、标点符号等几部分。以最普遍的短信群发词而言,70个字符(不分中、西字符集),固定格式中必须要包括上下行资费、咨询电话、标点等几部分。通常剩余30个字符左右用于业务说明和宣传引导语。要在这30个字符中,将用户的消费欲望挑动起来,同时还必须将业务描述清楚,其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我们将群发词的写作规律做了如下总结:
首先,群发词要让普通用户看懂;其次,群发词要能激发用户的使用欲望;第三,群发词要能省则省,要精练。
群发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同样必须遵守广告的基本原则。第一要素就是要让用户看的懂。用户只有在“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理解我们宣传的业务内涵,也只有理解了,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用”或者“不用”。
群发词的写作想让用户“懂”,首要一条是要避免专业的术语、复杂的各类套餐名称,取代以简单直白的口语或“大白话”,让用户一看就懂,一懂就理解业务的含义。我们一定要避免:用户由于看不懂短信或者没有理解短信含义而不响应,或是由于用户的理解错误而导致上行代码有误,从而造成系统无下行回复,或下行回复错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群发资源,同样也会带来很大的咨询投诉压力。
如:笔者在04年3月起,向目标用户进行动感地带短信套餐推广时,对用户推荐的套餐,用的是标准套餐名称“娱乐套餐”、“时尚套餐”等等,但用户实际响应效果并不好;后来改成“20元可发400条短信”等等用语后,用户的响应率几乎翻了一倍。
自6月起改变群呼词后,用户响应率翻了一倍。
广告的另一个要素就是要能“激发用户的使用欲望”;再有生命力的产品,如果不能较好的将卖点凸现出来,同样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败下来,所谓“买卖靠吆喝”,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增值业务之所以称为“增值”业务,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不是用户的“基本需求”。从这个道理上讲,用户并不会主动去思考:“XX业务对我会有什么好处?”、“XX业务我使用后会如何如何?”这一切都必须是群发词的写作人员,在70个字的群发词中有所体现。
“激发用户的使用欲望”的另一思路,是要求我们首先“肯定用户的某种欲望”。从事推销的人员都懂得一个技巧:“让用户说‘是’”。当用户对某些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时,通常也就意味着,离推销成功又近了一步。这种办法应用到群发词的写作中时,就是要我们写作人员,通过反问、设问的形式,首先让用户说“是”,再紧接着向用户推荐出可以满足“是”的产品。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群发的响应率。
短信群发词的“精练”,是指言辞准确,没有歧异,同时用字要尽可能的少。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归纳出如下一些小技巧:
涉及到数字的(SP代码除外),如100、2000等,都用一百、两千来代替;
“咨询”,通常写成“询”;
0.1元、0.5元等,通常写成1毛、5毛或1角、5角;
“包月费3元”,通常写成3元/月。
“编辑短信XXX”写成“发XXX”
不要小看了这些技巧,当一条短信广告怎么写都是71个字的时候,运用一下我们提到的小技巧,很可能帮大忙呢。
3、群发时间选择:这里所说的“时间”,包括“时机”和“时间段”两个方面的概念。
“时机”是指:用户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接收到群发广告。在合适的时机里向用户推广恰当的业务,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用户在逛街时收到某个商场优惠商品的折扣优惠短信;在电影开场前收到有关该片的短信竞猜答题;在火车或汽车上无聊的时候,收到推荐的短信聊天游戏……以上这些群发的时间,都是选择了用户的某种需求恰巧可以被我们的增值业务触发的临界点上。这使得我们的业务非常具有针对性,往往也会有效的激发用户的响应率。上述的业务推广手段,从目前的技术手段看,只有通过手机基站覆盖的范围进行判断,才能有效的实施,但现在的难点在于,由于基站覆盖范围半径往往过大,因此无法有效的对用户进行精确定位判断,从而触发相应增值业务群发,但这一技术难点目前也正在解决中。
“时间段”是指:我们群发广告的时间,是在早晨的9点,还是在晚上的18点,等等。通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早晨11点之前,用户忙着上班处理各类工作,无暇他顾,对于我们所推荐的增值业务,没有时间或精力去顾及;中午的12点半到2点左右,用户休息,往往很讨厌手机上短信的提示音;下午的5点之前,同样要不断处理各类工作,6点下班后直到8点之间的时间,上班族回家料理家务,同样无暇他顾,九点半以后用户通常会选择关机休息。
以上的时间分布大体能勾勒出我们群发广告的一个最优时间段,通常是在上午的11:00—12:30、下午的17:00—18:00、晚上的20:00—21:30等三个时间段之间。但显然繁重的业务推广使得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向用户推荐各类移动增值业务。所幸的是,群发广告是可以自动保存并反复阅读的广告形式,因此,即使用户无暇他顾,但只要其手机能够接收到我们的群发广告,就可以在其空闲的时候进行阅读。从这个层面上讲,群发“时间段”的选择,往往是在推广及时性非常高的业务时所做的要求,对于日常性业务,一般可以忽略这个问题的存在;只要不在用户午休、晚休时进行打扰就可以了。
4、群发客户选择:群发客户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产品定位与市场细分相结合的一个体现。业务产品适用于什么场合、什么人群,群发广告的宣传就应该针对什么人群。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适用的产品推荐到适用的人群中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用广告短信去骚扰那些不需要这些产品及服务的人群。这应该体现了上文所说的“群发是一种资源”这一观点。实际上,真正的含义应该是“用户的忍耐力是一种资源”。避免用不恰当的产品推广短信对他们进行骚扰,就是要避免去挑战用户的忍耐力,一旦用户无法忍受铺天盖地的广告短信时,那么,即使我们所介绍的业务对用户很有帮助,用户也有可能因为忍耐力的原因而选择不去使用,甚至是换号、退网。
有序的群发,通常是SP协调运营商进行操作,这往往比较能体现出“群发是一种资源”这一观点,对整体市场的拓展,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随着运营商对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规范,越来越多的SP选择了“短信群发代理公司”代为群发短信广告,这种群发不仅无法区分有效目标客户,同时由于缺乏监管,各种短信欺诈行为不断。严重的扰乱了增值业务市场。
通常运营商在目标客户的介定上,往往会从用户的品牌、消费层次、消费结构、使用业务种类等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或选择单一条件,如:某移动公司选择“动感地带”用户进行群发,推荐其使用彩铃业务;或选择几个条件的组合,如:某移动公司选择消费在50-150之间的“动感地带”用户,推荐其使用彩铃业务。等等。单一条件的客户选择
,中小企业:短信群发营销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