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

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

07-22 00:48:01  浏览次数:865次  栏目:英语论文
标签:英语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格式, 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http://www.dxs89.com
  
  3.2.2 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包括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亲密程度等。如果交际双方在年龄、社会阶层、工作类别、性别、种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时,那么他们在交际中所用话语的间接程度要低些;反过来,话语的间接程度就要高些。例如,就一位教师而言,他在与校长、同事、学生、父母、子女、妻子等的交谈中,其话语的间接程度就会大不一样。 www.dxs89.com
  
  3.2.3 强加程度强加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话语策略的选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向别人借一元钱和向别人借一万元钱强加的程度大不相同,借钱人会选择不同的说话策略,后者比前者要求更间接、更委婉、更有礼貌。
  
  3.2.4 权利和义务如果说话人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听话人做某事,而且认为听话人也有义务去做某事,那么说话人的话语策略就会趋向直接的表达方式。反之,如果说话人认为自己没有权利要求听话人做某事,而且认为听话人也没有义务去做某事,那么说话人的话语策略就会转向间接的表达方式。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可以直接地表述,但如果老师要求学生购买自己推销的商品,就必须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其原因就在于交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变化。
  
  3.3 规避语言外显性的“顺应论”阐释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笔者以为,话语双方使用外显的表达或内隐的表达,其实就是对语言的一种选择。按照Verschueren(1998:58-63)的说法,作出这种语言的选择,是由于语言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即:语言具有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变异性(variability);这种选择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协商性(negotiability);语言使用者作出某种选择是为了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顺应性(adaptability)。例如,当某人试图劝告一个夸夸其谈、口若悬河、鲁莽冲动的朋友时,他其实面临着诸如以下这样一些表达方式的选择:
  
  (5) a) You shouldn’t shoot your mouth off .
  
  b) Hold your tongue! Don’t be rash.
  
  c) Speaking without thinking is shooting without aiming.
  
  由于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变异性,说话人在选择时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他的选择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和语用策略(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必须规避语言的外显性,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说话人和他的朋友之间有了这样的互动和协商,就会选择最符合语境要求的c)句,从而顺应对方的要求。和前两句相比,c)句不仅使用了尾韵的修辞手段,而且采用了一种偏离常规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加了话语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省略)容易使受话人幡然省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且最重要的是,a),b)两句的表达方式直白僵硬,充满了教训甚至命令的口气,不能让人心服。相反,c)句的使用回避了语言的外显性,表面上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其实却是对朋友的一番诚恳劝告,我们相信受话人也一定能明白发话人的良苦用心,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采纳。 www.dxs89.com
  
  4.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 我们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那就是语言的间接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规避语言的外显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间接表达不仅可以避免直白交流的单调和乏味,也可以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润滑剂, 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省略)正因为如此, 如果要实现成功地交流,学习一些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策略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用途的。当然,可用来规避语言外显性的策略还有很多,人们采用这些策略的原因也远不只上文提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Brown, P. & Levinson, 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Goody, E. (ed.), Questions And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2] 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from Syntax andSemantics, Vol.3, edited by Peter Cole and Jerry L. Morga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3]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logic of fuzzy concepts. In P. Peranteau, J. Levi & G. Phares,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ChicagoLinguistic Society. 1972[4] Searle, J.R. “Indirect Speech Acts,” from Syntax andSemantics, Vol.3, edited by Peter Cole and Jerry L. Morga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5] Thomas. J.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House, 1995.
  
  [6]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 1998[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9]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xx.
  
  [10] 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1]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2] 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www.dxs89.com
  
  [13]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14]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英语毕业论文 规避 外显语言 语用学 策略

上一页  [1] [2] 

,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
《规避外显语言的语用学策略》相关文章

tag: 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