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教育论文基础教育论文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研究

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研究

07-22 00:58:25  浏览次数:839次  栏目:基础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研究,http://www.dxs89.com

  摘  要:课程运作机制是指课程运作的内在方式、原理。它是近年来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课程变革的进程。课程运作机制的研究应遵循一种整体性研究取向。

  对课程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克服课程研究理想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有效解决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而实现课程决策与课程研究的结合。

  关键词:课程运作机制;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运作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课程名词,它具体是指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各环节有机转化、动态展开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解,我们认为课程运作机制是指课程运作的内在方式、原理。

  具体来讲,课程运作的内在原理与方式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主要指在课程的运作过程中,如何通过健全课程运作的决策机制,引入课程运作的审议机制,完善课程运作的动力机制,重构课程运作的评价机制,理清课程改革所指涉的几个环节的内在联系,使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把这一部分内容称为课程运作机制的中枢系统。但是,课程运作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它的探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在原理与方法的探寻,还需要建立一个外在的支持系统,以保障课程运作能够有效进行。

  课程运作的外在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即课程运作的监控机制和课程运作的保障机制,具体内容包括文化层面的文化再造、社会层面的政府职能转化、教育层面的专家团体引领、教师培训、资源支持、课程策略。

  中枢系统与支持系统从内外两个层面通过梳理内在机理以及创设外部条件,竭力保证课程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是推进课程改革、达成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课程改革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牵涉到国家、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它的成败得失将决定一代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我们在变革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比较成熟的规划与考虑,力求使每一个环节的运作都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具体到课程运作机制而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课程理念是否具有本土化特征、课程目标是否指向明确、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校实际、课改方案是否得到高度共识、是否具有成熟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否提供足够的课程辅助材料和足够的时间供教师们寻找和研发相关教材、是否提供了课改所需要的人力与财政支持、课改行动是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理解与认可、是否有相对应的评价机制保障等。表面上看来,这些问题有些零散,甚至有些琐碎,但是他们却是我们进行课程运作机制研究不可回避和忽视的问题,任何一个问题考虑不周,都可能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www.dxs89.com

  一、课程运作机制转变研究的动因

  自从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一书诞生,课程作为教育系统变革的核心要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诠释和建构着自己的课程体系,经过近百年的演绎和发展,课程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形成了各种课程流派,到目前为止,课程研究基本呈现出三种研究范式。

  其一,科学理性的研究范式。科学理性范式课程观的鼻祖,首推博比特和查斯特,他们把科学管理的方法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中,以“效益驱动”为标杆,率先掀起了课程科学化运动,为课程研究注入了理性的思维和方法,后来经由泰勒的发展,形成了以目标为导向的科学课程范式,使得科学理性的研究范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并成为课程研究的主导范式。

  其二,实践理性的课程范式。实践理性范式课程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滕豪斯与施瓦布,英国的斯滕豪斯在批判和扬弃泰勒目标模式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研制模式,美国的施瓦布在与其导师泰勒进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科学和理性的“虚幻”与“绝对”,转而倡导实践导向的课程研制模式。尽管斯滕豪斯和施瓦布课程研究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具体的课程研制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基本研究取向是一致的,即强调“理解”,强调“共识”,强调实践的价值。

  其三,解放理性的课程研究范式。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课程研究进一步挣脱“标准化”、“科学化”的链条,把价值负载、意义追寻、个体的体验纳入课程的视野,意图以一种非理性化的方式,实现课程概念重建,赋予课程一种人性化的色彩。目前解放理性的课程研究范式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很难用一个共有的名词来框定他们的特征,但是解放理性课程范式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即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

  综观这三种课程研究范式,我们发现,尽管课程研究范式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各不相同,但是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他们共有的特征是:或仅仅关注课程理论自身的合法性和自洽性论证,或仅仅关注静态的课程产品的开发研究,而缺乏一种整体的、动态的视野,缺乏对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观照,缺乏对课程运作程序的合理性和规范化的设计,缺乏从课程理论之外寻求一种保障、监督和调控体系的支持。事实上,课程研究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即课程开发研究和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前者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和课程要素的有机组织和构建,后者注重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课程各环节的有效运行,只有这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推动课程变革的进行。 www.dxs89.com

  但是由于我们的课程专家在进行课程研究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提升自己理论研究的学术品位,而漠视制度、政策、机构等理论之外的要素对于课程变革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得课程运作一直停留在自发和经验层次,导致的结果是,我们有比较好的课程理念和合理的课程目标,我们也有科学的课程内容,但是,我们却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转化。我们认为,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纯理论研究的范畴,仅仅依靠课程理论自身的研究已经不足以解决当前的困境。我们必须转换研究思路,从静态的课程开发研究走向动态的课程运作机制研究。

  以上我们从研究思路的转换角度,揭示了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必要性。事实上,我国当前课程变革的现状也把这个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自从第八轮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形态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示范与推广,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反思阶段,我们在抛却了最初的狂热与冲动以后,忽然发觉,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

  全面审视我国课程变革的现状,我们发现目前主要的问题集中体现为理论和实践的如何结合这一焦点上。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达成两个基本共识:

  其一,理论和实践必须保持一定的张力,

  其二,理论必须要转化为实践。但是如何转化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考察以往课程变革的历史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课程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维度,是一个先导性因素,真正变革目的的达成,需要从整体、动态的视野出发,理清课程运作机制的内在机理以及寻求外在支持系统的保障。

  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要求我们关注课程运作机制研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前的课程改革中,不存在课程运作机制,只不过课程运作机制作为一种潜在的运行法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而且它的运作环节也不完整,在不同时期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反思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课程变革,我们发现我们遵循的是计划—行政式的课程运作机制模型,这种运作机制虽然对于新中国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基本运作范式是基于中央集权制的背景,当前随着课程决策权力的下放,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课程运作机制的模型必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即由计划—行政式转变为服务—指导式。 www.dxs89.com

  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内容和形式上的具体变化,更深层次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制度、政策、理念、人员参与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一系列的变革。今天,课程运作机制问题的凸显不仅是一个学术名词的创新,它同时也反映了课程运作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从隐性走向显性的教育现实。

  从这种分析来看,当前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

  二、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思路

  课程运作的过程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几个环节。课程运作机制的逻辑起点是课程决策,课程运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课程运作的反馈、调节系统。他们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目的就是理清这几者内在的原理,为有效达成课程目标提供一种支持和保障。遵循一种整体性研究取向,在课程运作机制研究中我们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健全课程决策机制。课程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实施程序的设计以及课程评价标准的构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因此在课程变革之前,首先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以保证出台的各项课程举措的合理性,单纯地依靠行政的强制命令和专家的主观判断已经不能应对复杂的变革形势,这一点已成为各国课程变革的共识。我国目前采用的课程决策机制是国家决策的运作模型,这种决策机制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力量,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制定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文件,全面推进改革的进程。

  但是,面对课程变革这一复杂的系统,国家决策的决策机制往往可能会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扭曲、异化和“失真”。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决策方式的弊端,在课程决策方面开始弱化国家控制,适当放权给地方和学校,充分发挥“非主流”机构的影响作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出台正是这种决策转变的体现。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型,从国家决策的运作模型向民主决策的运作模型转化。

[1] [2]  下一页

,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研究
《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研究》相关文章

tag: 基础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