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专栏毕业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的调查与思考

07-22 01:05:33  浏览次数:151次  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的调查与思考,http://www.dxs89.com
  (三)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于专业课考试命题老师的命题工作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致于命题工作随意性增大,科学性较低。由于命题经费不高,又不算老师的科研成果,对职称晋升没有什么作用,导致部分老师对命题工作重视不够。另外,对于老师的命题工作没有相应标准进行评估,对命题失误、事故并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惩罚,完全依赖命题老师的自律和个人标准,容易导致命题质量不高。

  (四)文化、体制上的原因

  古代科举考试发展到后来考查的是学生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的记诵和诠释能力。“离经叛道”的创新思维从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实际上和儒家大一统的治国思想相一致。统治者需要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默守传统、尊重权威以维护统治秩序,长治久安。这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历经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多次社会动荡而挥之不去。现行教育模式正适应了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的要求。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一直在学习思维单向的课本,接受着“填鸭式”的教育。人们对背诵、服从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尽管有很多人对考试制度包括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但大多数人已经默认这种考试及教育模式,包括从小接受了类似教育的已经成为师长的一辈。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基于考查范围较窄、题型简单化固定化、重知识轻能力等特点,现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选拔综合素质好、具有科研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研究生生源。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习国外同类考试的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模式,本文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一)实行多个培养单位相关专业的联考

  可在几所层次相当的学校尝试专业课联考,统一命题和评卷标准,有利于集中强大的师资力量,互相监督,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保证专业课考卷的质量。同样的考卷和评分标准,有利于考生在未被报考学校录取后,被其他学校参照录取。

  目前,有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完成招生任务,降低专业课考试难度。而在实行联考后,各个学校之间互相监督,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因此,建议多个培养单位在教育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按一级学科命题,设置统一的考试科目,共同制订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要充分体现本门课程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www.dxs89.com

  (二)制定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命题标准

  这里的标准是试卷科学性的标准,是保证命题质量的标准,而不是统一的命题范围和统一的标准答案。比如题型、题量、能力性考题比重、难度、考查范围的大小等,总之在这样的标准下,那些有利于选拔专业积累深厚的创新性人才的考卷才算合格的考卷。

  比如题型标准,应要求设置多项选择题、逻辑分析题、写作题等。有了这样的标准作为导向,命题老师就不必担心自己设计的考卷选拔不到优秀生源,尽管这种标准对于命题老师是一种压力,一种监督──出一份卷子就要颇费思量了。另外,各院系或学校可以组织命题监督委员会,专业课考卷初稿完成后可交由命题监督委员会备案,命题监督委员会根据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三)降低公共课难度,提高专业课难度

  降低外语、政治课难度或录取分数线,提高专业课难度,降低初试比重。对于招生单位来说,能否录取到真正具有培养潜力的考生,一方面在于是否有足够的上线生源进行挑选,另一方面在于那些专业素质好、具有创新潜力和培养前途的考生能否上线。如果录取控制线定得太高,上线生源有限,招生单位将失去选择的基础;而对于考生来说,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优秀考生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考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

  因此,如果大幅降低最低录取控制线,使上线考生人数达到录取人数的130%~150%则既可增加招生单位对考生的选择余地,也可增加部分真正有培养前途考生的考取机会,尽管这样做会增加考试成本。

  (四)录取还可参考其他成绩

  将考生本科成绩和科研成果、工作业绩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参考。任何考试,哪怕其题目出得再好,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摸索出应试技巧。例如,公务员考试一般被认为是能力性考试,考查范围也非常广,但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辅导班层出不穷,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传授应试技巧。在提高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命题的科学性之后,在录取学生时应参考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往届生的工作业绩等。也可以引进国外高校的“推荐制”,考生由两名专家(比如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推荐,对被推荐者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科研潜质、特长等作出评定。

  注释:

  [1]本文单指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 www.dxs89.com

  [2]括号内为理工类问卷同样问题的统计数据,下同。

  参考文献:

  [1]刘雅.对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知识论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xx(12).

  [2]李素琴,陈娟.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特点及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xx(2).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xx).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1).

关于 硕士 研究生 入学 专业课 考试 调查 思考

上一页  [1] [2] 

,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

tag: 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 优秀毕业论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